自幼家贫。惯于偷盗,与辅公祏是刎颈之交。辅公祏常从姑家里偷羊送给杜伏威吃。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两人落草为寇。时年十六。
大业九年,与辅公祏率众起义。后转战到淮南,渐渐扩张势力,自称将军,陆续合并苗海潮部、赵破阵部等起义军,势力大增,屯并六合,威胁江都,连败隋将宋颢、公孙上哲、陈棱等,在淮南的历阳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又合并江淮各部,占有江淮间广大地区。
大业十四年,杜伏威向越王杨侗称臣,被封为吴王,拜东道大总管。武德二年,投降唐朝,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次年,击败李子通,将根据地迁至江南的丹阳。武德四年,唐军攻围洛阳,杜伏威遣兵助战。
武德五年七月,召杜伏威入朝,临行前以辅公祏留守丹阳,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辅公祏心生不满。朝廷杜以伏威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以示宠遇。武德六年八月,辅公祏伪称接到杜的命令起兵反唐,兵败被杀。不久,辅公祏伪造的书信被发现,李渊辨真假便除去杜伏威之官,并籍没其家眷。武德七年二月,杜伏威暴卒于长安。李世民即位后,知杜伏威冤,将其赦免。
尘封的记忆被打开,李承训心里的迷雾渐渐明朗清晰。结合杜伏威的情况,李承训发现这个人没有太大的志向,只是为了在乱世苟全性命罢了。既然他能先称臣洛阳,后投降唐朝。这说明杜伏威并不是那种一心扩张地盘,意图称王称霸的主。
于是一个想法在李承训的脑海里出现,近乎不可收拾。
“克明?”
“王爷有何吩咐?”
杜如晦听到李承训的问声,放下手中的书便走了过来。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承训之后,便是行礼道。
“本王决定派遣克明前往江淮军总部,与杜伏威一叙。”李承训看着杜如晦,眼角露出一抹笑容道:“本王手下之兵,训练时间尚短,不足以托付重事。故此本王决定派遣克明前去,借丹阳郡以栖身之所!”
当然了所谓的借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李承训对于此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李承训创建除了青楼,可谓是富可敌国。正所谓财帛动人心,在这乱世能够打动杜伏威的除了兵马。也只有金银之物可以比拟土地了。
毕竟包租法则里面便是清楚的写着,欲租其地,先放其利。
“可是王爷,这可能吗?”不怪杜如晦质疑,因为这个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凭借一张口,便是换来一郡之地,除了当年那个其智近妖的孔明之外不做第二人选。
啪啪!
早有预谋,在杜如晦说出疑问之时,李承训猛然间拍了拍手。只见周围有人抬出了一口大箱子,里面尽是金元宝。
“拿着它们去,遇到任何事,都可以以钱财开路!”不是李承训市烩,而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故此为了丹阳郡,李承训也是煞费苦心。(未完待续。。)
ps: 哈哈,终于有推荐了,下一周不用裸奔了,亲们,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