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第二波攻击方宣告覆灭。李如松六十残兵和叶梦熊的八十残兵进行了最后的拼杀。李如松虽然人数少,但控制了马匹。最后,李如松剩余十人,全歼两波敌人。
这两波攻击后,李如松放弃比试。马千乘部在顶住第三波攻击,再坚持了一天半后,在第四波援军到达之前,放弃比试。
秦时风跟随常智光来到安国,观赏了两边的大战评价道:“马千乘乃是大将,李如松乃是奇将。李化龙乃是稳将,叶梦熊乃是韧将。”他还点评:“马千乘象是卫青,能统筹大军,谨慎小心,勤军为将,稳扎稳打。李如松象是霍去病,谁也想不到他的部队会出现在哪里。李化龙和叶梦熊则略逊这两人一筹,但使用得当也是良才,足能独挡一面。”
除了这四人,常智光还安排了打援队,突围救城队等等攻城战中所可能出现的局面。只不过,而后的考生虽然可圈可点,但却没有第一批四名考生表现之出色。按照裁判们总结,就是一般,有空子给别人钻,别人有空子也没抓住。他们比较象是在进行一场演习,谁的人多拳头大,谁就能占上风。偶尔有那么几名小聪明的将领,只可惜顾头失尾,经常小局部占了便宜,却失了大局。
而且在后面的比试中,出现了作弊行为。有用自己的钱充为军费的,有东西两军熟悉互相借调的,有套话裁判的,有从南门进攻引发骚乱的。按照常智光理论,只要不被抓到,作弊也是一种能耐的理论似乎也过得去。
但是常智光这个老手早就想到各种作弊的可能,一个擅长作弊的学生不一定是名老师,但如果擅长作弊的是老师,那他一定是一名擅长抓作弊学生的老师。
还有另外的插曲,如兵不从将出现了几次,常智光没有客气,直接责罚兵丁。至于补偿,那是不需要的。秦将军说的好,一个带兵的连兵都挑不好,还怎么谈的上养兵。还有插曲就是有兵丁在城中寻衅滋事。被彭子晨带人全抓了起来。
光明报报道的很详细,朱玉根本就不用常智光八卦,她看得明白安国武举的细节。在光明报中还有特约评论,采访了一些安国和京城的百姓,让他们对这些将领表现表述看法。而后,还有一些资深将领对所场战况的点评。
太傅兼内阁首辅张居正则是上书肯定了这次武举的好处,进表请以后的武举都模拟战争进行。其对马千乘大为推崇。
将近二十天的武举终于落下帷幕,二十多名举子还有主考官们会集京城。朱玉还是比较有分寸的,让武举们等着,先进行科举的殿试,结束的几天后,才宣所有人上殿。
朱玉道:“各位将军,今天不是殿试。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本宫今天倒是想看看你们会不会推举个第一出来。谁先说说?”朱玉等了等。见没人接话。就点名:“常智光,这边大部分事都是你负责的,你先说说,你看谁比较行?”
“回公主,其实大家表现都很好。既然很好,就要看比坏,看谁比较不坏。李如松将军先前是赚了大便宜,但而后因为目中无敌,吃了大亏。叶梦熊将军,虽然前期被动,但坚忍之极。李化龙将军让我最敬佩就是,能让出兵权,合兵为一同心同德。至于马千乘将军,微臣不知道怎么说。”
谁都知道状元、榜眼、探花是从这四人中产生。虽然后面的将领也有表现,但也只能说可圈可点,没有什么亮点。就连光明报民间调查,九成五的百姓都是投这四人的票。
马千乘出首道:“回公主,末将最遗憾就是没能和李如松将军比试一阵,李将军奇计百出,而后就因为年轻而失了一招。如果扣去这一失,以少胜多,以劣胜强,几战堪称完美。”
朱玉微笑道:“失了就失了。李如松你自己怎么看?”
“回公主,家父从小就责罚末将骄傲自满性情。但末将分毫未放在心上。此之一役。刻骨铭心。末将之失,远大其他三名将军,今日是统百人,如若统十万人,末将将成千古罪人。”
“你自己明白就好。”朱玉看另外两人:“你们也说说。”
叶梦熊道:“败军之将,辜负陛下盛意,无它好说。”
李化龙:“末将未按军令拿下东门,已经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