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民疑惑地说:“刘仲英可是最早投靠日本人的,就连胡…孝民,也只让我例行公事。”
袁佩瑜越分析越觉得有道理:“正因为他是最早投靠日本人的,所以才没人怀疑。要不是这封信,你会怀疑吗?不要说我们,连日本人对他也很信任。”
特别是他的观点与胡孝民不一样时,更认定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
廖新民觉得袁佩瑜小题大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算了吧。”
袁佩瑜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地说:“这怎么能算了呢?你不觉得,这是我们的机会?”
廖新民满脸疑惑:“什么机会?”
袁佩瑜不想跟廖新民多说,有些事情跟他也说不清:“走,去同仁医院。”
到刘炳元的病房后,袁佩瑜向他报告了刘仲英的情况。
袁佩瑜兴奋地说:“刘科长,胡孝民见识浅短,认为只是例行公事,我觉得刘仲英很有可能是条大鱼。如果我们能把刘仲英挖出来,是不是大功一件?”
低落的人,总会把事情往最好的方向发展。到刘炳元病房前,他已经想到了最好的结果:刘仲英是军统提前布置的人,军统的这封信,是正式启用他。
这也能解释,之前刘仲英替日本人做事非常卖力。
刘炳元明白了袁佩瑜的想法:“你的意思,刘仲英是军统布的一枚冷子?”
袁佩瑜说道:“不错,他就是冷子,平时蛰伏,待战时立奇功。”
刘炳元望向廖新民:“你觉得呢?”
廖新民看了袁佩瑜一眼,犹豫道:“我……我觉得……不好说。”
此事没向胡孝民汇报前,他不敢随便表态。如果这也算重大发现的话,他应该第一时间报告的。
刘炳元缓缓地说:“先看看吧,我们做事不能再性急,没有找到证据前不能随便下结论。你们多从侧面了解,如果可以,深入调查一下。”
他确实吸取了教训,如果刘仲英有问题,而胡孝民却置之不理,确实是他的机会。可他刚吃过亏,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听风就是雨,没有证据前,他不能有任何动作。
袁佩瑜笃定地说:“我来盯他。”
刘炳元关心地说:“快过年了,外面天寒地冻的,你要注意身体。对了,家里的年货备了吗?”
袁佩瑜说道:“胡孝民与叶耀先是结拜兄弟,他慷总务处之慨,一科的兄弟每人多发一个月薪水,每人还能领两身衣服的料子和一袋五十斤的大米。”
都说刘炳元会笼络人心,可胡孝民丝毫不差。情报一科今年的福利非常好,远超其他部门。
廖新民说:“据说,年底前五福公司还会发一次分红,除了他们的股东外,一科的兄弟每人都能拿到五十元。”
袁佩瑜吃惊地说:“五十元?你们呢?”
廖新民说:“副组长二百,组长三百。”
袁佩瑜气得爆了粗口:“妈的!”
原本他觉得领五十元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这又是一个多月的薪水。可听到副组长有二百,组长有三百后,顿时不平衡了。
刘炳元安慰道:“放心,包括汽车、洋房、女人和钞票,你们都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