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啦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啦 > 大唐杨国舅 > 第二三章 应制诗

第二三章 应制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宫廷宴会的应制诗,基本都是大臣歌颂皇帝,称赞国泰民安,祝愿国运昌隆的诗词。

全场安静下来,李林甫立于玉阶之下,朗声道:“陛下于天下置十道,各置节度使、采访使、朝集使,天下政务皆由圣恩,今日宴会便以此为制,应诗一首。取诗才最佳之人,以舞女二人为赐。”

题目既是应制诗,众大臣都可应景创作,就好像一场比试,设有彩头。

而当日应制诗的题目,是《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彩头是两名刚才在宴会上献艺的舞女。

因为没有定下送哪两个,而刚才表演的舞女自然都在备选之列,这令那些对宫廷舞乐称颂不已的人暗暗心动,刚才还想如何训练自家舞女,现在省了,谁赢了皇帝直接送两个,随你心意挑选,如此好机会谁不动心?

心是动了,但嘴却不容易动。

皇帝面前,翰林众多,这些人专门以创作诗词娱乐于宫宴为主业,更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大才子列席宴会,谁想在这种应制诗的比试环节中取胜,就要过五关斩六将,没个真本事还真登不了台面。

在李林甫将皇帝转告的题目公之于众后,很多人在四下环顾,都想知道谁人敢出来应此制作诗。

一些蠢蠢欲动的人,心下也很为难。

这题目太过“怪诞”,既然是送十道采访使和朝集使的诗,除了有歌颂皇帝英明神武的要求,也要有对这些人劝谏的意思在内,体现皇恩浩荡,这就多了几分寓情于诗的难度,比之平时赞颂一下歌舞,或是单纯给谁践行,或是吹捧皇帝要困难许多。

李林甫主持宫廷宴会非首次,应付如此场面早就是游刃有余。

他见无人起来作诗,便笑看左侧当首席位上的张九龄,问道:“张令公,您在朝中一向以诗文见长,十道置采访使及朝集使,也是您跟陛下提议设立,众同僚不起来应诗,难道您也要坐在这里看热闹?”

李林甫明显是要给张九龄出难题。

让你刚才对我冷遇,我现在有机会还不好好报复你一下?

如此难的题目,你又没多少时间想,若你能作出好诗来,那真成稀奇事了,你若说作不出来,就等于是在人前出丑。

众人都将目光落在张九龄身上,连李隆基也笑着看向他。

武惠妃的声音突然传来:“陛下,张丞相诗词举世无双,听闻天下士子都想前去拜见,为此他特地出了题目为难,至今无人能登门,不知是否有其事?”

张九龄厌恶武惠妃,但此时也不得不站起来,恭敬地回答道:“回惠妃娘娘的话,确有其事。”

这引来不少人议论,甚至看向张九龄,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张九龄也不知这些人在笑什么,他想给自己辩解都不知从何说起。

突然李隆基打了声哈哈,然后道:“张卿家如今为令公,乃文臣表率,也可说是天下士子之师……师长给学生出题,考校一下学生的学问,有何不可?”

连皇帝都发话,旁人自然不敢多言。

李林甫则插话:“师长考校学生,自然是天经地义,但若是师长的才学无法服众,又当如何?”

“李卿家,不得对张令公无礼。”

李隆基看似训斥,脸上却无任何恼色,好像是开玩笑一般,“张令公的才学天下何人不钦佩?说他是天下士子之师,莫不是还有谁不服气?连朕都要称他一声师长。”

皇帝给戴了顶高帽,若自己不出来表现一下,可真就成了徒有其名。

张九龄看向李林甫的目光充满厌恶,怒气直冲脑门……二人宿怨已久,主要来自于张九龄打从心底里对李林甫这般钻研权术之人的唾弃。

李林甫以为张九龄仓促之间作不出诗词,那是以他自己的才学揣度,却不知张九龄学富五车,诗才更是了得。

张九龄捻须颔首道:“那臣便献丑了。”

在李林甫惊讶的目光中,张九龄琅琅地将他创作的诗当众朗读出来: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课最力已陈,赏延恩复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戒程有攸往,诏饯无淹泊。

昭晰动天文,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兹念,克终期所托。

行矣当自强,春耕庶秋获。”

一首诗诵读下来,工整无比,既有对各地采访使和朝集使的期待,也有对皇恩浩荡的感念,殷切希望之下,臣子拳拳之心在诗文中以极高的诗才展现。

张九龄一首诗朗读完毕,在场人等鸦雀无声。

李林甫面色漆黑,半晌说不出话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