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叫朱樱梅的少女裸体死在洗浴室,经毒化检测证实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但警方却无法解释尸体上的x形黑色印迹。
林晓婷从床上坐起来,头微微感到疼,血液中没有代谢完的酒精仍在体内发挥余威。这不知是第几次喝醉酒了。她想。
醒来洗澡,是林晓婷每天的习惯。
林晓婷用手轻轻地将自己的长发捋到脑后,趿拉着一双塑料拖鞋,迈着慵懒的步子来到梳妆台前,开始一件件地脱衣服。
当脱下****时,林晓婷不禁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一具成熟女性的胴体呈现在眼前。高耸的胸脯,柔嫩的皮肤,曼妙的曲线,即使用非常挑剔的男性眼光来看,这样的身材也不失完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的脸庞上有一些不是很明显的雀斑,这使得皮肤看起来略显灰暗。马上就到了30岁,岁月已加快了侵蚀青春的步伐。林晓婷的心中涌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伤。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手机短信铃声响起,打断了她的遐思。
林晓婷转身从桌上抓起自己的手机,打开短信收件箱,不觉一愣:里面没有新内容!
她抬起头,注意到沙发上不起眼的角落里,搁置着一部廉价的诺基亚二手手机,刚才的响声正是从那儿发出来的。
那是朱樱梅的手机。
林晓婷这才想起房间里应该还有一个人。
墙壁上石英钟的时针指向8点,不停走动的红色指针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使得这空旷的房间显得异常冷清。
朱樱梅没起床吗?
林晓婷心里闪过一丝疑惑,来到朱樱梅的房间。房门打开着,台灯的光线被调得微弱,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一件过时的红色外衣悬在挂衣架上,内衣内裤散乱地摆放在床铺上。
“咦?奇怪,人呢?”林晓婷一边嘀咕着,一边朝着浴室走去。
浴室里的门窗紧闭着,听不到里面有任何响动。
一阵异样的感觉袭上心头,林晓婷的身子打了一个冷战。
“朱樱梅,你在浴室吗?”林晓婷喊了一声,没见有回应。她猛地拉开浴室门。
一个赤身裸体、毫无生气的少女一动不动地靠在浴缸边沿,脸面朝下。
林晓婷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如一座冰雕般矗立原地。过了好一会儿,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她立即冲回到自己的房间,迅速穿上衣服,冲出门外,对着隔壁大喊道:“她在浴缸里,过来帮帮我!”
11月20日星期三,林栗是从网络上本地论坛的新闻栏目读到这则消息的。在上周的星期六晚上,幸福小区1栋703房间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一个名叫朱樱梅的年轻女子,借宿朋友家时在门窗关闭的浴室洗澡,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最终失去了年仅21岁的生命。
报道说,通过尸检,死者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704%,一氧化碳中毒是直接死因,法医初步排除他杀嫌疑。但是由于死者颈部皮肤有个x的黑色印迹,警方不能对此给出合理解释,死者家属拒绝尸体火化,并扬言要和死者朋友对簿公堂。
幸福小区离林栗所住的房子不远,步行估计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在他的印象里,幸福小区外观设计高档,豪华气派,里面绿树成荫,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漂亮的草坪灯点缀其间,喷灌器洒起一片水雾,整个小区显得幽静典雅。反观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住房老旧破败,出门垃圾场的臭味扑面而来,杂草丛生,景观单调乏味,噪声大到令人难以忍受。两者相比,可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所以,他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能住进美丽的幸福小区。可是,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法医,薪水低得可怜,他连买一双牌子好一点的皮鞋也舍不得。虽然他十分向往参与一些重大案件的侦破,可有谁会想到找他呢?所以,他开始幻想着幸福小区里那件案子,如果积久不破的话……
一晃一个月过去,报纸也好,论坛也好,关于那件案子再也没有下文。这让林栗心生好奇,那x形的黑色印迹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让那些老法医对此缄口难言?
于是,林栗给在公安局上班的高中同学古树青打了一个电话,询问这件案子会怎么处理。
“老同学,你要不打电话来,我差点忘记你是一名法医了,哈哈,怎么,你想大显身手了?”
“出于好奇,想了解死者皮肤上那个黑色的x是怎么回事。”
“这个啊,目前没有人能作出解释。”
“为什么?”
“大概找不出确切的原因吧。”
“没法解释吗?”
“这个问题似乎把省里几个最有经验的老法医难住了,他们反反复复查看了死者皮肤上的印迹和现场,也对解剖的尸体作了仔细的检查,所有组织和器官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病理现象,也没见有任何机械性损伤,除了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异常,血液和胃内残留物都未检出有其他致命的毒物或药物成分。所以,大家对那个黑色的印迹至今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现场有没有搜索到可能参与形成黑色印迹的相关证据?”
“没有。不过,老法医们说,这个黑色印迹可能是死者皮肤接触了什么化学物质后形成的,但这种物质对人体本身没有危害,并不是导致死者死亡的原因。”
“也就是说,死因已被确定为一氧化碳中毒,但一氧化碳中毒却与死者皮肤上产生的黑色印迹无关?”
“是的,死因性质非常明确。本来公安局按照司法鉴定的意见完全可以结案,可死者家属偏偏咬着那个黑色印迹不放。当然,死者家属要是起诉,法院也不会接受,因为这个印迹不能说明是借宿给死者的那个朋友或是其他凶手进入浴室用其他方式谋害了死者,除非死者家属能找出新的证据。”
“所以,案件就一直搁在那儿吗?”
“是的。”
“你们下一步打算怎么处理?”
古树青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12月22日下午1点,我们公安局有一场名为‘物证科学与刑事侦查’的专题讲座,不知你是否有兴趣来旁听?”
“免了吧,我一听那些专家纸上谈兵就犯困。”
“这次可不一样,我们局从美国专门请来了一位物证鉴识大师。”
“那又能怎样?”
“你听说过美国侦探大师乔治·威尔斯先生这个人吗?”
关于乔治·威尔斯,有很多他的精彩破案范例在林栗脑海里深藏着,比如,以“微物证据”侦破没有尸体的“碎木机杀妻案”;用两块白色手帕使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外甥威廉·肯尼迪摆脱牢狱之灾;在有着“世纪大审判”之称的“辛普森杀害前妻及男友”的案件中,找出证据的薄弱之处使陪审团对其做出无罪的宣判。